首页>关注 > 正文

文化进万家,建强基层文化阵地

2022-12-28 19:05:15来源:大众 日报客户端

临近年尾,不少高校陆续开始放寒假,为丰富返乡大学生的假期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全民阅读风尚,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57名文化管理员组织本村大学生及群众来到各网格村的农家书屋,开展“文化进万家阅读新风尚”全民阅读活动。

“往常放假回到家里,通常抱着电脑玩网络游戏,今年放寒假时间比较早,没事到农家书屋静下心来看看书,利用假期充充电,提升知识储备,真的是受益匪浅。”在北泉网格农家书屋,现就读聊城大学大二年级的许佳文正安静地坐在书桌旁,津津有味地翻阅着自己心仪的书籍,并不时用笔摘抄笔记。

“现在这个季节农活都忙完了,通过村里大学生的带动,不少村民也开始‘放起锄头、拿起书本’,在读书中学习知识、提升素质、懂得道理。”北泉网格文化管理员孙明波如是说道。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蓝村街道紧紧围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部署要求,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作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加强阵地建设拓展文化载体

“党建文化广场越来越漂亮、我们舞蹈队的姊妹们排起节目来更有感觉了……”在王家小桥网格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管理员刘春芳正与舞蹈队的几位村民排练春节期间表演的舞蹈。而在隔壁的室外篮球场,村里的小伙子们正练习上篮技术。

望着眼前村里的这些变化,刘春芳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借着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这一有利时机,对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党建文化广场焕然一新,不仅建起了文化长廊,还设置了健身路径,将水泥篮球场铺装改造成塑胶篮球场,对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了添置更新,作为村里的重要文化阵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极大地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王家小桥网格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硬件提升是蓝村街道辖区文化阵地改造升级的一道缩影。今年以来,街道坚持党建统领,结合建设“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片区这一契机,集中整合各方资源,对辖区8个网格村庄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庆余屯网格依托“桃源稻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展厅,建设了迷你电影厅、舞蹈教室等功能区域;稻香网格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对文化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围绕传统节日、非遗文化、时尚歌舞等主题,着力发挥阵地效能。目前,街道实现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达标率100%。

创新特色活动丰富文化形式

尽管当前室外温度较低,但在南泉网格的党建文化广场,“燕影靓丽”舞蹈队的成员们正在排练全新的舞蹈节目。南泉网格文化管理员王玉花向记者介绍,这支舞蹈是将在春节前村里举行的“送光荣灯”时进行表演。将文艺表演融入到传统习俗,这是蓝村街道在创新特色活动的有益尝试。

今年,蓝村街道根据疫情防控的整体走势,坚持以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首要原则,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巧妙用好“线上”文化阵地空间。

作为即墨首批农民诗社之一——“红叶诗社”,成员利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诗词活动20余场。“过去在线下搞诗词交流活动,时间比较紧凑,创作修改的空间有限,改成线上交流,可供自己思考的时间更为充足了,更有利于创作能力的提升。”成员孙青告诉记者。

“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人才队伍的保障。”蓝村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赵彩秀介绍,街道积极促成辖区内的2处民间柳腔剧团与即墨柳腔剧团“人才交流”,定期输送民间柳腔艺人到即墨柳腔剧团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挖掘域内的各种文化人才,成立文化服务志愿队,依托各类文化阵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调动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参与,村民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实现了公共文化“全民参与”与“全民共享”。

下一步,蓝村街道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新丰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形式,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惠民工程在辖区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让文化亮在基层、暖在民心,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大众 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徐宁报道)

标签: 服务中心 文化广场 王家小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