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 正文

世界观速讯丨“鸟界国宝”东方白鹳成群现身广东背后:持之以恒保护湿地

2023-02-02 17:45:19来源:南方都市报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这个冬天,广东多个湿地公园及保护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首次成群现身广东越冬。在佛山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这种美丽的大鸟更是首次出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专家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往年,东方白鹳越冬主要栖息地在鄱阳湖,今年之所以有这么多东方白鹳来广东越冬,或许与鄱阳湖的旱情有关,需要密切关注之后几年的迁徙情况。

与此同时,另一“明星鸟类”黑脸琵鹭,已在广东越冬多年。专家们调查发现,近年来,黑脸琵鹭的数量出现增长趋势,而来到广东越冬的黑脸琵鹭也越来越多。

湿地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也是许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在广东的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会迎来大批越冬候鸟,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黄嘴白鹭等珍稀濒危物种。2006年6月,广东省颁布《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随后,这一条例历经几次修订,最新版本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各个湿地公园及保护区也推出了自己的保护措施,为湿地保护添砖加瓦。

东方白鹳现身广东多个湿地

2022年12月20日,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巡护队伍在公园内巡查时,发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鸟:“它体型比较大,和其他的白鹭不一样。”

接到消息后,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监测员朱倩赶到了现场。这只鸟的长腿颜色偏红,黑色的嘴巴尖尖的,飞羽黑色,眼睛周围有一圈红色的“眼线”,正在公园内月亮湖靠近杨梅涌滩涂处觅食。朱倩观察后发现,这是一只东方白鹳。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里的东方白鹳。

2021年2月1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东方白鹳作为新增保护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是东方白鹳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许多东方白鹳在亚洲东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繁殖,迁徙时经过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沿海岛屿、香港和台湾等地,东方白鹳为冬候鸟或过境旅鸟,部分个体在印度、缅甸、孟加拉等国越冬,其中在鄱阳湖越冬的东方白鹳数量众多。

发现东方白鹳后,朱倩等人在原地停留观察。她告诉南都记者,团队还拍到了这只东方白鹳捕鱼的镜头。

去年12月20日下午,朱倩等人再次到杨梅涌滩涂附近进行观察,又发现了一只东方白鹳。由于东方白鹳一般为群体迁徙越冬,在发现它们到来后,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们便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注意起了东方白鹳的数量:“今年1月4日、5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16只东方白鹳。1月9日,数量增加到了21只至25只。它们多停留在北湖的电线塔上休息或飞落到滩涂处觅食”。

这是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次发现东方白鹳。而此前不久,广东省内的多家湿地也发现了它们的踪影。去年12月14日,广州市南沙湿地景区发现超过13只东方白鹳。在整个12月,南沙湿地最多曾观测到49只东方白鹳“同框”。

南沙湿地景区里的东方白鹳。

去年12月18日,东方白鹳在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寒溪河三角洲湿地现身。据介绍,此次飞临松山湖生态园的东方白鹳超过40只。12月21日,深圳市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观测到了约29只东方白鹳。

需密切关注后续的迁徙情况

针对东方白鹳,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也实施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得知湿地公园出现东方白鹳的消息后,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鸟。为了避免观众惊扰到这些远方的来客,工作人员们在这批东方白鹳主要活动的杨梅涌滩涂附近区域设置了警戒线,让游人与东方白鹳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还专门在杨梅涌滩涂附近设置了工作点,有工作人员现场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监督。

目前,湿地公园的鱼类资源丰富,但多数鱼种体形较宽,冬季喜欢上浮到水面,东方白鹳虽然容易捕食,但吞咽较为困难。在观察到这种情况后,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计划放入一些符合东方白鹳吞咽特点的长条形本土鱼种,以方便它们捕食。

不过,为避免对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造成影响,引入本土鱼种也需要慎之又慎。也因此,这一引进计划将在充分咨询专业人士意见后再开展。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张强告诉南都记者,东方白鹳是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栖息于开阔的沼泽、湖泊和潮湿草地,主要捕食鱼类、蛙类、爬行类动物和昆虫,也捕食小型啮齿类动物,全球种群数量少于4000只。

往年,东方白鹳越冬主要栖息地在鄱阳湖,广东地区能记录到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几只。张强分析,今年之所以有这么多东方白鹳来到广东越冬,或许与鄱阳湖的旱情有关,需要密切关注之后的迁徙情况:“如果明年、后年也连续有大量东方白鹳过来广东越冬,那就能证明广东的确成为了它们迁徙的新选择。”

越来越多黑脸琵鹭来粤过冬

除了东方白鹳,另一“明星鸟类”黑脸琵鹭已经在广东越冬多年。专家们调查发现,近年来,黑脸琵鹭的数量出现增长趋势,来到广东越冬的黑脸琵鹭也越来越多。

2020年,广州南沙湿地景区发现的黑脸琵鹭高达52只。2022年,这一数据增长至62只。

黑脸琵鹭。

而在汕尾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黑脸琵鹭的数量更是显著增加。2004年,这里首次出现黑脸琵鹭,数量为27只。2021年,来到这里的黑脸琵鹭为258只。2022年,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黑脸琵鹭数量小幅度增长,为263只。这一数据在2023年出现大幅度增长,1月6至8日,2023年度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在全球100多个城市进行,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黑脸琵鹭423只,较2022年增长60%。

去年10月10日,深圳市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通过4K高清全景摄像机视频监控,发现了6只黑脸琵鹭的身影。它们时而在红树上站立,时而在滩涂上觅食,时而整理自己的羽毛,时而将喙埋在羽毛间休息。而在整个10月,飞抵深圳湾的黑脸琵鹭数量已达近百只。

张强认为,在广东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不断增长,一方面说明近年来这种鸟类的繁殖种群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地政府和各个保护区对鸟类及它们生存环境的保护力度正不断增强。

为候鸟打造舒适环境

湿地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也是许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在广东的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会迎来大批越冬候鸟,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黄嘴白鹭等珍稀濒危物种。这背后,离不开广东对湿地持之以恒地保护。

2006年6月,广东省颁布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14年、2018年进行了两次修正。2020年底,该条例再次修订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新营造红树林1058.87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63.73公顷,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34个,其中累计投入中央、省级生态修复专项资金6.6亿元,支持红树林营造项目17个。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3日,在瑞士日内瓦,《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式通过关于“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草案。这意味着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

与此同时,各个湿地公园与保护区也推出了自己的保护措施。

据南都此前报道,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2016年开始接手原本用于养殖基围虾的鱼塘后,于2016年至2017年启动了2-4号基围鱼塘生境改造项目。2022年,他们还针对鱼塘进行了生态修复。

以前出于养鱼的需要,有些鱼塘面积较小、水位较深、生境相对单一。为让候鸟更好地栖息,2022年,管理局将这些小鱼塘的堤岸打通,并在周边布设深水道,从而组成一个大水体,使鸟儿拥有更好的栖息环境。

而广州南沙湿地景区则为南下的候鸟打造了“三室一厅”驿站:红树林是小鸟们的“卧室”,芦苇荡、荷花池是它们休憩玩耍的地方,浅滩区则是候鸟的“海鲜自助餐厅”。

同时,南沙湿地在浅滩区设置了水泵等水位控制设备,保持该区域低水位,方便水鸟站立。在候鸟归来前,他们还会进行水产增殖放养,以保障候鸟归来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天智 实习生 陈健良

标签: 持之以恒 东方白鹳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头条新闻

最新新闻

精彩放送